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

《圖解心理學》筆記

一、認識心理學

1.心理學的四個層次:

(1)人在社會關係中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現象。
(2)個性的結構。
(3)從感知覺到思維、情緒等心理過程。
(4)心理過程的生理機制,與神經生理學、生物化學等學科的交叉領域。


2.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:

(1)實驗心理學:探討學習、動機與情緒、認知過程、人的效能以及溝通等。

(2)心理量測學:設計和建構各種心理與行為的量測工具,主要為心理測驗。

(3)生理量測學:包括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特殊感覺器官系統等的結構和功能。

(4)臨床心理學:關注患者的非正常行為及異常心理。

(5)諮詢心理學:聚焦於教育的、社會的和職業的適應問題。

(6)教育心理學:關注教育過程中人們的心理活動規律。

(7)廣告與消費心理學:關注人們的市場行為、廣告效果、商品資訊管道,以及人們的認知對購買的影響等。

(8)社會心理學:瞭解人在社會中的心理活動。

(9)發展心理學:關注人的一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活動及生理基礎的發展規律。

(10)工業與組織心理學:研究工業組織中人們的行為及經驗,包括團體行為、組織為化、組織關係、激勵、個體的心理等。


3.心理學觀點的比較:

(1)生物學:腦和神經系統與心理活動的關係。

(2)進化論:人腦進化的環境條件和心理能力的進化過程。

(3)行為主義:行為與刺激之間的聯結關係。

(4)人本主義:人的潛能與生活模式。

(5)精神分析:行為與潛意識的關係。

(6)認知觀點:研究行為的內部機制,如意識或心理過程。

(7)文化觀點:不同文化中,個體成員的心理和行為差異。




二、心理學的基礎知識

1.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:

(1)大腦皮層:自主運動、感覺、學習、記憶、思維、情緒和意志的控制中樞。

(2)下視丘:飢餓、口渴、體溫和內臟以及身體的控制中樞。

(3)延髓:吞嚥、呼吸、消化和心率的控制中樞。

(4)丘腦:感覺資訊傳遞到大腦皮層的中間站。

(5)中腦:資訊傳導和轉換的中心。

(6)小腦:控制身體平衡和協調動作。

(7)脊髓:感覺和運動神經衝動的傳導途徑。


2.學習理論的八種類型:

(1)問題解決學習:運用所學的原理,有效地解決問題的學習。

(2)原則學習:在兩個概念之間尋找關係的學習。

(3)概念學習:對事物抽象特徵的反應,即學習將事物分類的技能。

(4)多重辨別學習:辨別多種刺激的異同,並做出不同反應的學習。

(5)語文聯結學習:透過一系列詞彙的刺激來進行學習。

(6)連鎖學習:將一系列刺激和反應動作依照一定順序聯合起來的學習。

(7)刺激反應學習:在情境中強化行為而使得行為鞏固。

(8)訊號學習:在一定條件和刺激作用下的反應。


3.學習理論的五種結果:

(1)智慧技能:獲得適應環境和改變環境的能力。

(2)語文訊息:獲得運用語言來傳達訊息的能力。

(3)認知策略:獲得用來指導自身學習、記憶和思維的能力。

(4)動作技能:獲得將分解動作連貫而完整組織的能力。

(5)態度:獲得對行為產生影響的心理狀態。


4.遺忘的原因:

(1)衰退理論:遺忘是記憶痕跡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退的結果。

(2)干擾理論:遺忘是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干擾所造成。

(3)提取失敗理論(舌尖理論):遺忘只是暫時性的。

(4)動機性遺忘理論:遺忘是因為人們不願想起。


5.不同種類的動機:

(1)生理性動機:
  • 進食動機。
  • 飲水動機。
  • 性動機。
  • 睡眠動機。

(2)社會性動機:
  • 好奇動機。
  • 成就動機。
  • 權力動機。
  • 社交動機。


6.心理的社會發展八階段:

(1)出生到 1 歲:信任與不信任。

(2)1 ~ 3 歲:自主與懷疑。

(3)3 ~ 6 歲 :自發與內疚。

(4)6 ~ 12 歲 :勤奮與自卑。

(5)12 ~ 19 歲:自我統合與角色混亂。

(6)19 ~ 25 歲:親密與孤立。

(7)25 ~ 50 歲:精力充沛與停滯頹廢。

(8)50 歲到晚年:自我實現與悲觀絕望。




三、心理學的方法

1.心理學的研究方法:

(1)觀察法:在自然條件下,對被試者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。

(2)實驗法:在一定的控制條件下,對心理現象進行觀察。

(3)個案法:透過對個人進行詳細的觀察和研究。

(4)調查法:透過對被試者的提問與獲得被試者的想法。

(5)測量法:用一套標準的量表來量測被試者的心理狀態。

(6)相關法:透過調查統計來研究便因、特質或屬性之間的關係。


2.實驗研究過程中會出現的混淆變數:

(1)安慰劑效應:在實驗過程中,被試者的行為改變是自發的,與任何實驗操作無關。

(2)期望效應:研究者在實驗過程中,個人的預期會對被試者產生暗示,引導被試者產生研究者預期中的行為反應。


3.人類學習的三個規律:

(1)準備律:增強動機、充分準備。
(2)練習律:有效練習、鼓勵試誤。
(3)效果律:及時獎勵。


4.恐懼感是引起人類群體性傾向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

5.路西法效應:性格沒有人類想像的那般重要,善惡之間也並非不可逾越,環境的壓力可以讓好人犯下暴行。



四、人格界說

1.人格的三我結構:

(1)本我:本能和欲望組成的能量系統,追求快樂的感覺。

(2)自我:追求現實的目標。

(3)超我:為社會道德和規範內化的結果,抑制本我和監控自我,追求完善的境界。


2.當人類面對刺激和情境時,本身具有的過去經驗和對未來的期望,即整個人格結構,會對當時的知覺和反應產生影響。


3.人格結構在多數情形下處於潛意識狀態,而某種環境或刺激,可以讓人將真實的欲望、動機、需要投射出來。




五、需求的多樣化

1.人類八個需求層次:

(1)超越的需求:探索世界和宇宙的精神需求。

(2)自我實現的需求:發掘自身的潛能,實現自己的目標,並不斷改善和完善自我。

(3)審美的需求:對美感和藝術性的需求。

(4)認知的需求:對知識和好奇心滿足的需求。

(5)尊重的需求:擁有自信,獲得他人的認同和尊重。

(6)歸屬感和愛的需求:希望與他人建立感情,感受愛與被愛的需求。

(7)安全的需求:對穩定、安全、保護、秩序、擺脫恐懼和焦慮的需求。

(8)生理的需求:對食物、水、空氣、睡眠和性的需求。


2.人的三個核心需求:
  • 生存需求
  • 關係需求
  • 成長需求


3.成就動機強烈者的 10 個傾向:

(1)喜歡難度適中的目標。

(2)對工作的勝任感和成功有強烈的要求,但會對失敗產生憂慮。

(3)勇於承擔風險,又能以理性的態度對待風險。

(4)不會僥倖地面對未來,而會透過認真分析和評估。

(5)希望任務完成後得到明確而迅速的回饋。

(6)喜歡長時間認真的投入工作,並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。

(7)喜歡表現自己。

(8)不會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,而是想要有所作為。

(9)喜歡自己做決定,除了提供技術支援的專家外,很少接受別人的建議。

(10)成功,會要求應得的榮譽;失敗,會勇於承擔責任,也不會過分沮喪。


4.五種經典的激勵理論:

(1)雙因素理論:激勵、保健因素能引發滿足感。

(2)X 理論與 Y 理論:「好員工」與「懶員工」。

(3)公平理論:重於報酬分配的合理性、公平性。

(4)期望理論:激勵程度 = 效價 * 期望值。

(5)歸因理論:正視成敗的原因。


5.對「懶員工」的激勵方式:

(1)制定嚴密的工作計畫和規章制度。
(2)管理者盡量樹立權威,使員工服從。
(3)以金錢報酬作為主要的激勵方式。


6.對「好員工」的激勵方式:

(1)創造一個駛人發揮才能的工作環境。
(2)讓員工擔任具有挑戰性的工作。
(3)在管理制度上給予員工更多的自主權。




六、學習的原理

1.聯結理論:學習的本質就是在「刺激」與「反應」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。


2.認知理論:假設資訊或知識以某種形式存在,個體必須先接受它們才能進行認知,之後的認知活動才有可能進行。


3.建構主義:強調知識與人們之間的互動作用。


4.建構主義下的學習模式:

(1)意義是由人所構造,不僅取決於事物本身,也取決於已有的知識經驗。

(2)在學習過程中,需要依照新的目標對舊的知識經驗結構做調整和改善。

(3)透過學習,學習者會累積知識經驗,對於沒接觸過的新問題,可以基於以往的經驗和自己的認知能力,形成對問題的某種解釋,並想到解決辦法。

(4)建構不是對已有知識經驗做簡單的提取和套用,而是包含同化和順應的過程:
  • 順應:根據新的情形,將新的知識引入。
  • 同化:根據新的情形,打破原有的知識或經驗結果,並重組再形成新的知識結構。


5.條件反射的學習理論:行為的學習可以透過對個體的獎勵或懲罰達到目的。


6.效果律:行為的結果是影響學習的關鍵因素,正確的行為被保留下來,錯誤的嘗試被放棄,正強化會促進行為,而負強化或懲罰則會削弱行為。


7.可控強化:部分行為不是由刺激情境引發的,而是有機體的自發行為,行為的結果是使行為得以鞏固或再次出現的關鍵因素,即強化的作用。


8.高原現象:練習成績出現暫時性停頓。


9.解決高原現象的作法:

(1)局部練習:將學習內容分解成若干元素或部分,並逐一練習,再完成所有的學習內容。

(2)整體練習:從一開始就著眼於內容個元素之間的聯繫。

(3)集中練習:長期不斷地進行練習,不安排休息時間。

(4)分散練習: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練習,每次練習之間有休息間歇。

(5)即時收集回饋訊息:可透過內部或外部評價分析。


10.學習遷移發生的主要條件:

(1)學習對象的共同因素。
(2)舊經驗的泛化程度。
(3)學習的理解與鞏固。
(4)智力程度。
(5)定勢:指由先前影響所形成的一種不被意識到的,帶有傾向性的心理準備狀態。




六、人際關係

1.當人們處於群體中時,會將擅長的事情(簡單、平順的任務)做得更好,而不擅長的事情(複雜、衝突的任務)做得更糟。


2.吸引的五個效應:

(1)曝光效應:人們喜歡出現頻率高的事物,熟悉會引發喜歡。而無意識地接受刺激,曝光效應越強烈。

(2)名字效應:人們會偏愛和自己有關的事物。

(3)匹配效應:人們總是選擇接觸在魅力點上與自己匹配的人(包括品質交換或相似性)。

(4)對比效應: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產生感覺差異。

(5)刻板印象。


3.說服他人的策略:

(1)說服者:以果斷的語氣、較快的語速來傳達資訊。

(2)資訊:觀點清晰、邏輯嚴密。

(3)說服途徑:面對面溝通效果較有效。

(4)聽眾:依據聽眾不同的反應做出不同的應對。


4.抵制說服的策略:

(1)公開承諾:在對他人的立場進行判斷之前,公開表示個人的觀點。

(2)態度免疫:對說服內容進行批判性思考,並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。


5.說服的七個技巧:

(1)登門檻效應:人們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接受陌生人的要求,但不容易拒絕那些很小的要求。而當人們給予微小的付出後,又將面對更多的要求,於是繼續付出,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失去自主性。

(2)留面子技巧:面對個人不能接受的不合理要求時,人們報以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,而此時如果對方再提出一個較低的要求時,人們卻容易出於人情或者面子的因素接受這個要求。於是,對方就用「以大換小」的策略達到了目的。

(3)好心情效應:聽眾擁有好心情可以增強說服的力度。好的情緒能促進人們積極的思考,也能促進人們情緒化地根據周邊線索做出決定。

(4)喚起恐懼效應:基於同樣的信息時,恐懼越高的人回應越多。這種喚起恐懼效應常被用於勸誡人們糾正某項行為。

(5)首因效應:如果兩種信息先後相隔很短的時間出現,讓聽眾經過一段時間後再做出反應,那麼先出現的信息較具有說服力。

(6)近因效應:如果兩種信息相隔較長的一段時間,那麼聽眾較容易接受第二種信息。

(7)睡眠者效應:時間會讓人們逐漸淡忘資訊的來源,卻對具有說服力或被證實有效的資訊印象深刻。


6.有效溝通的七個因素:

(1)資訊的真實性、明確性。

(2)資訊符合接受者的價值觀。

(3)資訊內容的邏輯性、理論性。

(4)重複溝通可以加強溝通效果。

(5)簡要清晰、生動的資訊更具有說服力。

(6)口頭溝通比書面溝通更容易改變他人的態度。

(7)長期溝通可以改變人們固有的習慣或觀念。


7.溝通的六要六不要:
  • 六要
(1)認真地界定問題,明確雙方的觀點。

(2)跳出個人情緒的干擾。

(3)傾聽對方對資訊的回饋。

(4)表達個人認同和不認同的觀點。

(5)對模糊的內容進行提問。

(6)提供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建議。

  • 六不要
(1)過早地道歉。

(2)以沉默迴避問題。

(3)攻擊對方的弱點。

(4)引入無關的話題。

(5)對不認同的觀點假裝同意。

(6)含沙射影地攻擊對方。


8.激發利他行為的因素:

(1)對事件的關注。
(2)對事件的理解。
(3)對自身責任的認識。
(4)社會倫理化的感化。
(5)榜樣的影響。
(6)擁有足夠的時間。
(7)求助者與本人具有相似性。
(8)宗教精神中的向善理念。




七、情緒的功能

1.情緒的調節過程:
  • 生理調節
  • 體驗調節
  • 行為調節
  • 認知調節
  • 人際調節


2.職業倦怠的應對:

(1)改變產生倦怠的壓力源。

(2)改善自我應激能力:首先要認識自我,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,做好應對的備用,對自己進行控制,儘量與周圍環境保持平衡,視變化為常態,勇於接受挑戰。

其次,尋找合理的因應方式,對挑戰或問題做出判斷和處理。


3.應對壓力的方法:
  • 放鬆情緒
  • 把壓力轉化成要解決的問題
  • 轉移自己的注意力
  • 重新評估壓力情境
  • 尋求社會的支持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